中国汽车内饰网 - 汽车内饰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产业观察 | 企业动态 | 市场分析 | 行业标准 | 行业常识 | 行业热点 | 政策法规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行业热点 > 克莱斯勒内饰总监:中国造车经验仅“5分钟”
U.biz | 商业搜索

克莱斯勒内饰总监:中国造车经验仅“5分钟”

信息来源:qoonoo.com   时间: 2014-04-23  浏览次数:1908

    2014年北京车展上,克莱斯勒汽车集团内部设计与用户体验部主管KlausBusse先生接受了环球网记者的独家专访。Busse先生在访谈中对中国汽车品牌在短时间内取得的飞速进步表示了肯定,并表示任何认为中国汽车品牌不足为虑的人都将要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

    采访中,Busse先生首先对中国汽车企业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可以投放如此众多的车型表示了惊讶和赞赏,并认为这体现出中国汽车品牌飞速而稳健的进步。在各方比较关心的中国汽车企业缺乏品牌文化特征的问题上,Busse先生称:“无论是一个国家的汽车文化,亦或是某个汽车品牌文化的形成,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中国汽车企业在品牌文化的形成上还需要时间来成长。”

    当问及如何看待中国车企多年来通过与外国车企组件合资公司,共同开拓中国市场的战略时,Busse表示:“这种合资模式并不是非常成功,因为中国企业未能够从这种合资模式中充分获益。但需要注意一点,中国厂商所所推出车型的品质一年比一年好,国产汽车品牌前途光明。

    Busse表示,“中国具有5000年历史,但在汽车领域中国的起步时间却只有5分钟那么长。作为一名设计师,自然会向世界领先水平的汽车设计看齐。但不能因此说中国汽车设计抄袭外国。其实,国产品牌汽车一直都处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德国之所以取得今天在汽车领域的成就,是因为其已经有70多年的相关技术积累,而中国只有短短7年多时间的积累。但作为一名德国人,我甚至都对中国这7年里的成长速度表示恐惧。”

    在问及中国汽车制造商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升时,身为汽车设计师的Busse先生表达了自己的两点关切。首先,中国车企决策人员需要学习如何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此外,在Busse看来,中国企业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他们只顾着追赶,却未想到去超越对手”。

    Busse先生补充称:“汽车设计的限制就是人们必须用已知经验去设计未来车型,这使得设计受制于条条框框。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汽车企业,应当试图超越并另辟蹊径,尝试主动改变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改变。并且,在创新的过程中难免会遭遇挫折甚至失败,但不应因为一两次失败经历就放弃对创新的追求。”

    访谈最后,针对部分外国德国品牌参展商对中国汽车品质的质疑,Busse先生称德国人过于盲目自大,并接着说道:“任何不把中国汽车品牌放在眼里的人都将最终付出代价,咱们走着瞧”。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汽车内饰网证实,仅供您参考